二环禁货车加速昆明商业格局洗牌 新商业中心受宠
“自2014年3月1日起,核定载质量1000千克(含)以上的载货汽车,全天24小时不得在二环(不含)以内区域道路以及彩云路主道、滇池路、环湖东路(庄稼塘立交至驼峰街)行驶。”这条即将在3月份实施的“大货车禁行二环的新政”(以下简称新政),一经发出立马引起业内围观与聚焦。
毋庸置疑,新政的实施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市容市貌、促进主城区功能改造升级方面有着巨大的意义。然而,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之于昆明原有的商业格局,它即将带来的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
近年,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商业中心俨然已经无法承载城市现代商业的需求。新商圈的顺势崛起,正成为重新激发城市活力的因子,并将最终促成城市大商业格局的形成。
伴随着新政的实施,城市原有的商业格局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主城区专业市场搬迁启动,昆明大商业格局呼之欲出。可以预见的是,老商圈的光环将逐渐褪去进而失宠,新型商业中心将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成为时代新宠。
传统商业中心困局
传统商业中心 没有宽裕的空间做更多改变
提及昆明商业中心,大家不由自主会想到“南屏街、青年路、小西门……”等地标性传统老商圈,随之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往往就是人流拥挤、交通瘫痪等画面。昆明人总是习惯于安于现状,他们不愿意去改变原本舒适、慵懒的生活环境,包括传统商业中心。
在昆明,传统的商业中心是大家习惯的消费地点。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核心商圈已不能够完全承载快速成长的新昆明。虽然一些老商圈正在谋求转型升级,但其地段的独特性与唯一性俨然没有了宽裕的空间给它做更多的运动。
虽然时间的积淀,让它看起来更有韵味,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样的商业中心太多太相似了”。
深陷同质化泥潭 传统商业格局难现“第二春”
伴随着昆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昆明的商业格局正在发生裂变。面对新商圈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传统商业格局甚是乏力,弊病日渐凸显。
80后赵梦喜欢逛街,以前青年路、南屏街、小西门一线是她经常光顾的地方。就如她所说的:“一天不逛街,浑身不舒服。”但近一年来,她很少到这些地方,反而更青睐于一些业态丰富的新商圈。"
“在南屏街一带逛来逛去,就那么几个商场,并且各个商场的品牌都差不多,品牌同质化严重。去一个商场逛一圈,其它的就不用去了,商家都差不多。”赵梦吐槽道。
同一地区的商品雷同,不打价格战,就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就目前来看,昆明传统商业格局的商业生态链创新性已经减弱,大多数都是综合性大型百货商场,与之配套的休闲娱乐、精品专卖、餐饮服务等业态引进商家资源重复率过高,客流量分散。此外,交通拥堵停车难已经成为传统商业格局的一大弊病。
面对传统商业格局存在的诸多弊端,风之铃市场咨询机构CEO石远指出:“老的城市核心商圈肯定面临着升级和改造,老的商业形态将逐步被淘汰。”
对此,昆明理工大学房地产经营管理教研室主任邓晓盈提出了不同意见:“老商圈规模有限。另外,基于老商圈地段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想要提升和改造难度非常大。比如,现在很多体验店在新的商圈已经在规划和布局了,但对于一些老商圈来说,他没有办法改造,它的规模很难让它留出多余的空间来做体验店,能做的话也是非常拘谨和有限的。”
缺乏前瞻性规划 二环周边专业市场弊病凸显
在昆明传统的商业格局中,各个大大小小的专业批发市场大多分布在二环周围。不仅发展受限,这部分市场更被人们冠以“脏、乱、差”的头衔,并带来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
昆明原有的专业市场大多缺少前瞻性的专业规划,基本上都是自发形成、散落在二环周边的城区。市场从一开始就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例如之前的华丰和广丰等批发市场,拥堵的人流、频繁往来的货运车辆,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一定影响。
“从双龙商场到云纺一带,每次下班路过都要堵半天,车流、人流让你无法前进”住在云纺附近的王小姐,回想起曾经每次路过这一带专业市场的场景不由得抱怨道。当然,这并不是王小姐的一家之言,华丰、广丰等专业市场的道路拥堵是众所周知的。此外,传统商业格局中的专业市场还普遍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市场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配套,经营业态粗放、经营方式陈旧、商品流通信息化水平低,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精品专业市场发展不足等问题。
■专家点评
新商圈必须规模和业态高度对应
邓晓盈: 实际上大昆明的发展是板块式的发展。目前,板块的商业在不断建设、完善当中,比如最典型的中豪·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现在的中豪·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板块已经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而一个新的商圈已经成为现实。
新商圈的崛起形成顺应了大昆明发展的需求,但大商业的形成毕竟是需要时间的。相比于老商圈来说,新商圈的优势在于它的规模、前瞻性的定位、规划,丰富的业态定位,它的业态几乎是包罗万象的,引进的商家资源也与传统商圈有个很大的不同,与区域周边的商圈子形成鲜明的互补互惠作用。但是有利就有弊,新商圈的规模巨大可能会导致业态发展的不均衡,有的发展得好,有的发展得差。这就需要很多从事商业地产打造的投资商和开发商清晰的认识到:新商圈必须规模和业态高度对应。
商业中心发展趋势
城市化促进商圈必将外拓
对于昆明目前的商业格局而言,新政的实施必将引起新一轮昆明原始商业格局的强烈震荡。货车禁行二环,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一些专业市场可能要搬到城外去做,最为直接的物流成本也会有所降低。这就引动着人流、物流向三环以外迁移,传统商业格局的人气也会顺势向外转移,新商业格局的优势将逐步凸显。而以中豪·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为例的一些新商业格局势必成为新宠,昆明大商业格局将顺势开启,新商圈将领跑昆明驶入大商业时代。
大货车禁行二环
加速新商业中心成新宠
“大货车禁行二环,实际上关乎的是物流成本的问题。该政策的实施,一些专业市场可能要搬到城外去做。大货车禁行二环将会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清晰,整个物流成本也可以不断的降低。”谈到新政的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石远一针见血地指出。
邓晓盈也指出:“随着主城区的土地越来越少,大货车停放的难度越来越大。不管是过夜费还是管理费都居高不下。如果大货车从二环以外走,物流中心同样在二环以外,各项成本都会降低。对于成本控制来说,这是很好的利处,短期之内影响会非常明显。”
专业市场转移,物流成本降低,随之带来的是人气的转移和商业格局的改变。
“随着新的卖场、新的交易中心、新的批发中心在昆明主城之外落地,我们的物流就紧跟着转移。紧跟着转移,就说明今后的一环二环肯定不是我们物流中心布局的重点。”邓晓盈深入剖析道。
在一定程度上,物流中心向外转移、商圈人气将尾随而至。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环、二环的传统商业霸主地位将逐步被瓦解,新型商业中心将顺势得宠。
新商圈厚积薄发
领跑昆明驶入大商业时代
关于一座城市,曾有这样的说法——城市的“城”是供人们居住的地方,“市”是交易的场所。商圈,已经成为当代都市中“市”之集大成者,而对于正在加快建成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的昆明来说,新商圈的崛起对城市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比于传统商圈,新商圈规划更具前瞻性,商圈定位与国际接轨,这就使得新商圈从根基上就占尽了先天发展优势。在商圈规划上,一般新商圈大多集吃喝玩乐、宾馆、酒店、商务办公为一体。对购物环境的营造更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此外,新商圈更注重业态配置的更新更全面。而在商圈规划与定位上,中豪商业集团打造的中豪·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商圈无疑是行业内独树一帜的标杆。作为世界级专业型国际商贸中心, 中豪螺蛳湾具有完善的配套项目:“9600亩国际标准小商品生产加工区”、“2000亩仓储物流园区”,以及商务写字楼、电子商务配套专业街、住宅社区等,共计18000亩的全产业链商贸经济圈。真正打造一座集生产加工、商业贸易、物流仓储、电子商务“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商贸城。
以中豪·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为例的配套齐全的大体量新型专业商圈,必将领跑昆明跨步驶入大商业时代。(云南信息报 赵维/文)
(文章来源:云南信息报)